經驗分享:活意行銷企管 高培偉顧問/總經理
不少人一打開補助計畫書的範本,腦中就浮現一個問號:
「這什麼怪獸啊?幾十頁資料、格式又一堆,這不是要我寫論文嗎?」
別慌,補助計畫書看似厚重,其實只要抓對方向,它不過是一份「用公文語氣講商業邏輯」的行銷提案。重點不是文字多寡,而是邏輯是否清楚、證據是否充足、數字是否能打動人。
換句話說,如果你要說服政府花幾百萬補助你,
總得讓委員看到「你不是在空中許願,而是在落地投資」。
在《輕鬆進補》書中,我特別透過歸類方式,來解說創新補助計畫書撰寫三大架構的思考模式。
你說清楚了,評審委員自然就能聽明白了,當然就不存在溝通障礙:
一、組織力:你憑什麼能做成?
這一部分是整份計畫書的「名片+信用報告」。
委員想知道的其實很簡單:
「你是誰?有多強?過去幹過什麼?」
很多人寫這段時只貼公司簡介、沿革、Logo 一張,結束收工。
拜託,這不是公司年報,這是要證明你辦得到的「能力表」。
請用幾個重點打動委員:
►公司核心能力是什麼?(技術、通路、研發、品牌等)
►曾經做過哪些成功案例?(最好附上數據,例如:「產品上市半年銷售成長40%」)
►團隊戰力在哪?(有誰是專業狠角色?)
例如,如果你是嬰幼兒用品公司,別只說「我們重視安全品質」——
誰不重視?應該說:「我們的奶瓶採醫療級矽膠,與台灣三十家月子中心合作測試半年無退貨紀錄。」
這才叫讓委員「有圖像感」,相信你真的能執行。
二、創價力:你要創什麼新價值?
這一段是整份計畫的靈魂。補助不是要你重做一次老業務,而是要看到創新+成長的故事線。
請記住三個字:「講.清.楚」:
►你的創新點是什麼?(技術、流程、商模、服務…)
►為什麼這是創新?(有比較、有對照、有市場缺口)
►預期能創造什麼效益?(別寫「提升形象」,要寫「增加客單價20%」或「減少製造成本15%」)
例如,一家做電動滑步車的公司,不只是說「要升級新款產品」,
而是說:「我們導入AI陀螺穩定技術,讓3歲幼童也能安全學騎,預計提高訂貨率30%,進軍日韓市場。」
這樣的句子不只好懂,還讓委員心裡默默點頭:「嗯,這計畫有想法,也有市場感。」
※foryou顧問叮嚀:創新不是喊口號,要有邏輯、有數據、有畫面感。
~想像你在說服一位理性但沒耐心的投資人——他沒空聽夢想,只想看成果。
三、核銷力:你怎麼花得合理?
說到這一段,很多人會偷笑:「反正編預算嘛,反正之後再調整。」
錯!這正是最多案子被退件的地雷區。
核銷不是寫帳單,是證明你會花錢、懂控管。
委員心裡的OS通常是:「你這筆錢真的能轉成成果嗎?」
務實做法:
►列出主要支出項目(人事、設備、行銷、研發等),並解釋為什麼要花、花在哪、能帶來什麼成果。
►不要亂塞不合理支出(例如辦公桌、筆電、茶水費),那會讓委員懷疑你沒分清「投資」與「生活開銷」。
►用經費支撐預期成果。例如:「編列校園行銷費用是為了開拓學生市場。」
舉例來說,如果你提出要做「智慧安撫床」開發,那你編列的費用若全花在「粉專廣告」,委員八成會皺眉:你這是要研發產品還是做直播?
※foryou顧問提醒一句老話: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想要政府出補助幫你買菜——你得端出一道有誠意的菜。
彩蛋時間:想法 ≠ 做法
多數人寫計畫卡關,是因為腦中只有「想法」,卻沒把它拆成「可執行的做法」。
只要你把計畫拆成「組織力、創價力、核銷力」三大架構,就等於拿到了補助書的骨架。
寫計畫,不是拼作文比賽,而是建構一個「政府願意投資、你有能力執行」的故事。
當你的內容邏輯清楚,審查委員自然也能秒懂重點、快速打勾通過。
看到了嗎?只要將計畫書拆成上述三個部份撰寫,您會發現整個過程並不如想像的那麼複雜。
這就是《輕鬆進補》這本書送給大家的第一顆彩蛋──「將想法轉換為做法」。
當您的計畫內容有了清晰的結構和明確的方向,審查委員自然也能夠一目瞭然,進而更容易通過您的計畫案。
記住,計畫書不是魔法書,它是你和政府合寫的生意劇本。
寫得精彩,補助就是你的下一場商機。
| 《輕鬆進補》新書登場:企業補助申請通關實務 本書以「用政府資源放大企業戰力」為核心,從政府資源全貌切入,逐步解析不同補助的屬性、差異與申請要領。書中濃縮了二十多年顧問輔導案例,揭示 九大申請竅門、三大計畫架構、三大審查著眼點,並實戰傳授計畫命名技巧、心智圖應用、簡報演示到商業模式設計,帶領讀者建立正確觀念、跨越一道道「過案關卡」。 新書介紹:https://www.foryou.tw/keys-of-subsidy-proposal/ 購書通路:https://www.bookwalker.com.tw/product/260039 服務洽詢:https://line.me/ti/p/%40lxo2085i |
※免費分享課程報名:https://www.foryou.tw/enroll-kosp/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