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玩品牌,但卻沒有懂得品牌的人才,
或是不懂得怎樣用人才,
一定沒效果!
文/foryou活意行銷企管顧問 www.foryou.tw
《有品牌但沒人才》──自我診斷問卷
- 你有品牌,卻只有你一個人知道怎麼說?那你是創辦人,還是唯一客服?
- 每個部門做各做各的,有誰真的知道品牌核心理念?還是只你在懂、別人在混?
- 團隊中有沒有人能「幫品牌說話」?還是大家只會「轉貼素材」?
- 你找設計,是看作品好看,還是他真的懂消費者看得懂?
- 你的行銷人員,懂的是KPI還是品牌語感?有品牌觀,還是只會買流量?
- 你是否天天喊忙、樣樣親力親為,卻沒時間訓練、說明、指導?
- 每次開會都在發指令,但你有建立SOP,讓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品牌?
- 你敢讓任何一位同事獨立對外介紹品牌嗎?還是每次簡報都要你救火?
- 人才離職率高,是他們不行,還是你沒有設計出讓人才留下的舞台?
- 你想打造品牌團隊,卻只想找便宜外包?你是在蓋品牌,還是補破網?
品牌不是靠你熱血,是靠整隊人會打仗。
你沒人才,不是因為市場沒人才,而是你沒把品牌經營當作可被培訓、可被複製的系統。
一個好品牌,要有懂它的人;一個有價值的品牌,不能只有創辦人在喊。
如果你一直在救火,那就代表,你根本沒在建系統。
現在開始,把「人才培訓」也當成品牌的一部分吧。
很多創業者一開始以為,品牌就是設計好Logo、講好故事、做出好產品,
接下來就是努力賣、努力撐、努力等奇蹟。
但很快他們就發現——品牌經營最難的,不是創意不夠,而是「沒有人可以用、沒有人會用」。
我輔導過太多品牌,創辦人本人熱血滿滿,但團隊一問三不知:
客服不懂品牌語感,回覆像冷氣機;
設計只顧美感,不管轉換;
小編只會發圖,不會經營社群;
甚至連廣告人員都只會下錢,完全搞不懂品牌策略。
最後,品牌不是被市場打敗,
是被「內部搞不懂品牌的人」拖垮。
真正的品牌能力,不只是你有沒有說好品牌,而是
——這個品牌能不能複製、被傳承、被團隊一起打贏仗。
這篇「LaLaMoo」的故事,說的就是:
品牌再好,沒有懂的人,也只是原地踏步的高級裝飾品。
來看看,這個品牌如何像台超跑一樣帥氣,卻因為沒駕駛,只能停在原地發霉。
⏹︎ 品牌故事|品牌像部超跑,沒駕駛只會停在車庫裡發霉
這個品牌叫 「LaLaMoo」,是一個專為新手媽媽設計的有機哺乳食品品牌,
名字結合了 Love + Moooo(乳牛叫聲),希望能打造出「有科學根據的溫柔營養」。
品牌概念溫暖、包裝療癒、命名親切,商品也通過各項檢驗認證,
主打月子期間的哺乳棒、營養奶酥、泌乳茶等。但品牌從成立到現在的第三年,始終無法起飛。
即便砸了預算請設計、拍廣告、做官網,
銷售始終疲軟、社群經營零互動,連客服留言都經常沒有人回。
最奇妙的是——品牌老闆每天都在開會,卻什麼事都沒進度。
原來,她什麼都想做,但沒有人能做。
行銷人員不懂品牌、設計師只會美工、電商小編不敢回訊息、客服像外包機器人,
整家公司唯一熟品牌的是她自己,卻也忙到分身乏術。
有一次她在內部會議問:「這則母親節活動貼文為什麼點閱率那麼低?」
行銷人員結巴回:「因為⋯⋯母親節太多人發貼文了吧?」
她當場無言三秒:「我們不是請你發文,是請你思考怎麼讓人點開它。」

⏹︎ 經營者的內心獨白|我不是沒人,是我不會用人
創辦人Tina是位營養師媽媽,對產品有滿滿的熱情與專業,
但她也坦白:「我只會做內容,不會管人,也不太懂怎麼找人。」
她一開始想法很單純:找個助理,幫我貼文、接訂單、處理粉絲訊息就好。
但當產品越做越多,問題也越來越多:
- 客服人員不理解品牌調性,回話太冷
- 行銷人員只懂下廣告,沒品牌概念
- 設計師美感不錯,但不懂轉換與消費者動線
「我好像每天在擦員工搞砸的火,結果整個品牌都在原地踏步,甚至開始倒退。」
她甚至懷疑:「是不是我不適合做品牌?還是我根本沒那個命?」
但我說:「不是你沒命,是你還沒配對對的人。」
⏹︎ foryou顧問輔導觀點|品牌不是自己愛就好,是要有一群人幫你愛對方法
品牌這回事,絕不是創辦人一人可以撐起來的。
好的品牌,是靠一支會打仗的團隊;壞的品牌,是被一群「只會打卡」的團隊拖垮。
很多創業者有品牌願景,卻沒有團隊實力;更慘的是,不懂得選人、用人、培訓人。
像LaLaMoo這樣的案例,我見過太多:
- 找設計只看作品集,沒考慮轉換思維
- 用行銷只看廣告成效,沒理解品牌策略
- 請客服只看細心程度,沒訓練品牌語感
更慘的是創辦人自己什麼都做,別人什麼都沒做,結果什麼都沒做好。

⏹︎ 三個重點建議|品牌想成功,團隊要同步、心法要落地
1. 不要只用「技能型人才」,要找到「品牌型人才」
技能型人才只會執行,品牌型人才懂得思考。
與其找「會下廣告的」,請找「懂品牌與市場轉換邏輯的」。
與其找「設計漂亮的」,請找「懂品牌語感與視覺節奏的」。
要讓品牌會說話、會賺錢,不是靠美工,而是靠懂得「整合品牌語言」的跨界人才。
2. 創辦人要當品牌CEO,不是品牌作業員
品牌不能只靠創辦人親力親為,更不能靠「你不放心就全部自己做」。
你應該花時間建立品牌SOP與訓練教材,讓品牌知識能複製與交接,才有辦法擴大團隊戰力。
→ 品牌語調怎麼說
→ 品牌回覆原則是什麼
→ 品牌活動策略怎麼設計
全部都要文件化,別再全靠你腦袋硬撐。
3. 品牌要有「內訓力」,不然就是「耗損機」
如果你沒有能力訓練人,那就訓練制度;
如果你不能升級人,那就讓人幫你升級品牌。
與其每次都在唉沒人才,不如建立「品牌導入期內訓模組」,
不管誰進來,都能在兩週內上手品牌節奏。
品牌經營的本質是「系統」,而不是「靠天吃飯」。
⏹︎ 結語|品牌不是靠一個人撐,是靠一群人懂
品牌的能量,不是來自創辦人多有熱情,而是來自於:
這家公司的每個角色,是否都知道自己在幫品牌說什麼、做什麼、塑造什麼。
當你的品牌變成「只有你懂」,那它不是資產,是沉沒成本。
當品牌沒有人才,就像一艘船沒掌舵手,哪怕外觀再漂亮,也會原地打轉,直到漏水為止。
品牌若要走得遠,不只是設計美、產品好,而是:
你有沒有能力打造一支懂品牌的團隊?
我建議你現在就盤點:
✅ 你的品牌有哪些工作是靠「人」撐著,而不是制度?
✅ 團隊成員是否真的理解品牌核心價值與語調?
✅ 你是否能在一週內,培養一個新進人員上手品牌節奏?
如果你發現——只有你自己懂品牌,那表示你的人才策略出了大問題。
畢竟,品牌不是你能走多快,而是你帶得動誰一起走。
《社群邀請》
這是以企業經營管理為主題的社群,每週會不定時分享相關的資訊、政府資源以及公開班課程,若有興趣,歡迎加入!加入『企業/品牌/商模經營分享』社群!請點選以下連結:https://line.me/ti/g2/-BxSnykJq97Sxw_oP-3hHBDbqfrnr4eM4Fk2EA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

▼ 瀏覽更多 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