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從創意到生意 系列》
文/foryou活意行銷企管顧問
www.foryou.tw
在自我意識高漲的年代,
美學、口味、偏好,
都因人而異,
只要我喜歡,
沒有什麼不可以的!
只要他喜歡,
萬事都好ok!
想說服對方,
強壓地頭蛇,
勢必得到逆鱗反效果;
如何順其所欲,
師法自然,
即是心之所向。
若無閒事掛心頭,
一切隨緣,
得中有失,
失中必有得,
退讓一步,
便是商機好時節!

好產品也會被打低分
「昨天有位第一次上門消費的客人居然在 GOOGLE MAP 上給我一顆星,還留言說我家的東西不好吃,氣死我了!」
商圈的黃理事長臉色鐵青,一顆小小的星星像炸彈一樣砸下來,把他多年累積的自豪感擊得粉碎。
店裡用心研發的食材、精心熬煮的湯頭、每一個細節都自認完美,但在這位陌生客人眼裡,竟然被否定得如此直接。
先冷靜,找出真正原因
「您有先確認過產品品質是否正常嗎?」
與其安慰他「別生氣」,更重要的是引導他找出問題,否則下一顆星很可能如影隨形。
「當然有!這是處理客訴的最基本功。若沒先自我檢視產品品質,我哪敢在這裡大呼小叫?最後若真是自己產品走鐘,那才丟臉!」
黃理事長語氣堅定,理直氣壯。
品質自檢過程,包括當天原料、火候、調味、擺盤…每個細節都有人記錄在案,足以證明產品沒有走鐘。
「那有詢問過客人的不滿意原因嗎?」
要解決問題,必須先挖到關鍵原因,才能對症下藥。
「還沒耶,這兩天大家都忙,我馬上交辦!」
行動派的黃理事長立刻在 LINE 上交代助理,怒氣也隨之消散了一大半。
顧客屬性,是破解問題的線索
「知道這位客人大概是什麼樣的人嗎?」
顧客屬性,往往能透露他們的偏好與評價標準。
「店員說,可能是一對穿著時髦的外地年輕大學生。因為我們店裡大多數是上年紀的老顧客,他們一出現就特別顯眼。」
黃理事長回想店員的討論,不難看出這顆星星背後的焦點——TA根本不是自家核心客群。
「若您的產品主要針對上年紀老顧客,可能不適合年輕人的口味,不妨深入了解看看問題原因是否在此。」
黃理事長點頭,開始明白,問題不在產品本身,而在目標客群的匹配。
沒有「最好的」產品,只有「最適合的」產品
曾遇過業主自豪說:「我研發的創新產品,0歲到99歲都會喜歡!」
這種想法其實不現實。
世上不存在一個「最好」的產品,每位消費者的喜好、習慣、標準都不同。
從北到南、男女老少,色彩美感、酸甜苦辣口味都可能天差地別。
這也是為何台灣手搖飲市場選擇如此多元——「只有最適合的產品,沒有最好的產品」。
平台與TA,決定業績與效率
在電商為王的時代,同一個產品在不同平台,業績產出差距可能懸殊。
例如 MOMO、蝦皮、PCHOME、東森購物、Pinkoi…各平台核心客群、消費習慣、購買力迥異。
我在輔導客戶時,常強調:若想輕鬆創造業績,務必選對「對口的電商平台」,才有機會達標。
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需求與偏好。
銷售過程中,我們要挖出顧客的慾望,推薦最適合的產品,而不是硬推不適合的商品。
例如:別強迫怕辣的人吃辣味;不喜歡,是正常的。
錯位的推銷不只浪費力氣,更會造成不必要的品牌負面印象。
因此,不論產品開發或行銷,我總會問:
「您的目標顧客 Target Audience 是誰?」
TA對了,行銷事半功倍;TA錯了,再好產品也只能事倍功半。
小故事:TA錯位的後果
黃理事長後來追蹤那對年輕學生,他們其實喜歡的是偏甜、色彩繽紛的甜點,而非店內傳統口味。
同一產品,對老顧客是安心的經典,對年輕客群卻是「無感」。
這讓黃理事長悟到:不是產品不好,而是TA沒對準。
思考題
- 若來了一位非目標顧客,您是否應該嘗試賣產品給他?
- 若非賣不可,您會選擇低價搶單,還是高價維持品牌定位?
- 在電商時代,您是否了解z各平台主力客群與購買習慣的差異?如何避免因平台錯位而白忙一場?
foryou顧問點評|賣對人,比努力推銷東西更重要
很多老闆在收到負評或銷售不佳時,第一反應就是責怪產品、價格或行銷手法,其實,真正的問題常出在「賣錯人」上。
每個消費者都是獨立的個體,有自己的喜好、習慣與價值判斷。
即便你自認「萬人皆喜」,也不可能做到100%滿意。
相反,明白你的目標顧客是誰、他們想要什麼、在哪裡可以找到他們,才是效率最高的銷售法則。
這就是「青菜蘿蔔各有所好」的精髓:把對的產品推薦給對的人,比單純推廣全世界更有效率。
同時,面對非目標顧客,老闆要清楚選擇:是拒之門外,還是用合適的方式讓價值感被認同?
這比硬賣或低價出售更能保護品牌與利潤。
今天的這堂課提醒我們,顧客千人千面,量身推銷才是王道。
不要天真以為「好產品人人都愛」,也不要因一顆差評就氣炸。
經營的關鍵在於:了解你的目標顧客是誰,給他們最合適的商品,讓價值感與需求精準對齊。
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錯位的努力只會浪費資源。
今日的三個關鍵啟示:
① 賣對人,比賣便宜更重要。
削價競爭只能短暫吸引錯的顧客,卻會長期拖垮利潤。真正的價值在於找到願意為「對的價值」付錢的人,而不是無止境地打折討好。
② 不是產品有問題,而是受眾不合適。
別急著懷疑自己做的東西爛,而要先問:這群顧客真的需要它嗎?對的顧客會說「剛好需要」,錯的顧客只會覺得「為何要買」。
③ 懂得放手,也是一種策略。
不是所有人都該成為顧客。學會拒絕錯的對象,不僅守住定位,也避免浪費資源。留下的空間,才能用來服務真正會買單的人。
※今日關鍵金語|「目標對了,推銷才有效;顧客心意明了,交易自然成。」
經營者要懂:市場上沒有最好的產品,只有最適合的產品;同一件商品,對不同人意味不同價值。
把焦點放在適合的人身上,而非盲目滿足所有人,才是真正聰明的行銷策略。
最後,再問大家一個問題~
「Q. 為何有些人會喜歡吃傳統中式早點而非時尚高雅的西式早午餐?」
《社群邀請》
這是以企業經營管理為主題的社群,每週會不定時分享相關的資訊、政府資源以及公開班課程,若有興趣,歡迎加入!加入『企業/品牌/商模經營分享』社群!請點選以下連結:https://line.me/ti/g2/-BxSnykJq97Sxw_oP-3hHBDbqfrnr4eM4Fk2EA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